【五術堪輿學苑】

 找回密碼
 【立即註冊】
查看: 591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【外台秘要 卷第四 溫病勞復方四首67】

[複製鏈接]
跳轉到指定樓層
作者
發表於 2012-7-7 12:27:20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
外台秘要 卷第四 溫病勞復方四首67

 

《病源》溫病勞復,謂病新瘥,津液未復,血氣尚虛,因勞動早,更生於熱,熱氣還入經絡,復成病也。

 

又凡得溫毒病新瘥,脾胃尚虛,穀氣未復,若食犬、豬、羊肉並腸血,及肥魚、炙脂膩,必大下痢,下痢則不可復救,又食餅、餌炙、 棗栗諸生果難消物,則不能消化,停積在於腸胃,便脹滿結實,大小便不通,因更發熱,復成病也,非但雜食,梳頭洗浴諸勞事等,皆須慎之。

 

(如桃、李、生蔥、生菜、海藻、菘菜、雀肉等俱在所忌,並出第十卷中) 《千金》論曰,凡熱病新瘥及大病之後,食豬肉及腸血、肥魚、炙膩必大下痢,醫所不能療也,必至於死。

 

若食餅餌、粢黍、飴脯、炙膾、棗粟諸果,及堅實難消之物,胃氣尚虛弱,不能消化,必更結熱,適以藥下之,則胃虛冷,大利難禁,不下之必死,下之復危,皆難救也,熱病及大病之後,多坐此死,不可不慎也。

 

病新瘥後,但得食糜粥,寧可少食令飢,慎勿飽,不得他有所食,雖思之勿與,引日轉久,可漸食羊肉糜,若羹汁雉兔鹿肉,不可食豬、狗肉也。

 

新瘥後當靜臥,慎勿早起,勿令人梳頭澡洗,非但體勞,亦不可多語言,用心使意勞,凡此皆令人勞復。

 

有人得病已瘥而未健,詣華敷視脈,曰,雖瘥尚虛未復,陽氣不足,勿為勞事,余勞尚可,御內則死,臨死當吐舌數寸。

 

其妻聞其夫病除,從百餘裡來省之,止宿交接,中間三日發病,舌出數寸而死。

 

病新瘥未滿百日,氣力未平復,而以房室者,略無不死,及熱病房室,名陰陽易之病,皆難療多死。

 

(《古今錄驗》、《集驗》同) 又療重病新瘥早起勞,及飲食多,致復欲死方。

 

燒鱉甲末服方寸匕。

 

忌莧菜。

 

(《肘後》、《集驗》、文仲《備急》同,出第十卷中) 《深師》療溫病瘥愈食復病。

 

麻黃散方。

 

麻黃(十分去節) 大黃(十五分炙) 附子(一分炮) 濃朴(二分炙) 苦參(六分) 石膏(六分碎,綿裹) 烏頭(六分炮) 上七味,搗篩,以酒若米汁和服方寸匕,日三夜二服。

 

(出第十四卷中) 《古今錄驗》療熱病復。

 

麻子湯。

 

(吳正服效方)麻子(一升) 豉(一升) 牡鼠屎(一十一枚) 上三味,以水五升,煮取二升半,分溫三服,立愈,試之有神驗。

 

(《肘後》同) 又大黃丸方大黃(一兩蒸之二斗米下) 巴豆(五十枚去心、皮,熬) 硝石(三分熬,無者以芒硝代之) 桂心(二分) 乾薑(二分炮) 上五味,搗篩四味,別搗巴豆令如泥,合和以蜜更搗二千杵,丸如梧子。

 

一丸,湯服之。

 

但熱在膈上當吐,在膈下當利,豫作粥。

 

如服他吐下丸法,服藥兩食頃不吐下,以熱飲動之。

 

若不得吐下,可更服一丸半,能藥,壯人可二丸,此藥優於他下藥丸,故宜大小。

 

下多,冷粥解之,若有瘡,綿挺如指,蜜和一丸塗挺頭,且納瘡中,○出之,不瘥更作。

 

溫病不得大便,服之得下,佳,宿食不消亦服之,飛尸、遁尸,漿服半丸,日一,應須臾止,心腹脹滿痛,服一丸,瘧者依發日先宿勿食,清晨服一丸,丁壯人服二丸,得吐下,忍飢過發時乃食。

 

婦人產後血結中,奔走起上下,或絕產無子,或月經不調,面目青黃,服半丸。

 

小兒淋瀝寒熱,臚脹大腹,不欲食,食不生肌,三四歲者如麻子服一丸,日一,六七歲兒服二丸,比三十日心腹諸病瘥,兒小半之愈,大良。

 

忌野豬肉、蘆筍、生蔥。

 

(出第三卷中)

評分

參與人數 1銀幣 +1 收起 理由
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。

查看全部評分

【自由發言誠可貴、言辭水準需更高、若有污衊髒言顯、術龍五術堪輿學苑、不歡迎的喲!】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QQ|【google翻譯】|【手機版】|【Archiver】|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 皖ICP備11003170號 )

GMT+8, 2025-5-4 02:51 , Processed in 0.078125 second(s), 16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