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【中華百科全書●英文●張伯倫】 張伯倫(ArthurNevilleChamberlain),西元一八六九~一九四○年),出身英國政治世家,其父約瑟夫.張伯倫(JosephChamberlain,一八三六~一九一四)為自由統一黨(LiberalUnion)的黨魁,一八九五年出任英國殖民部部長。   其兄奧斯頓.張伯倫(JosephAustenChamberlain,一八六三~一九三七)曾任財政部部長(一九一九~一九二四)。   見附圖1。   張伯倫首相為約瑟夫。   張伯倫的次子,繼其父之後,任英國自由統一黨的黨魁。   他手撐蝙蝠傘的英國紳士的形象最為著名。   一九一五年任伯明罕市市長,一九一八年由自由統一黨提名競選下院議員。   自一九二一至二四年歷任郵政部部長、衛生部部長、財政部部長等職。   一九三七年任英國首相,任內適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,經歷了西班牙內戰、中日戰爭等險惡的世界危機。   由於其在慕尼黑會議對納粹德國採取過分軟弱的政策,不為英國國民所諒解,政權逐轉落到當時對德主戰最激烈的邱吉爾手上。   所以張伯倫首相是以其對德採取姑息政策而聞名於世。   美國總統甘迺迪在其留學英國期間,正值德國發動侵略前夕,鑒於英國一直一廂情願的追求和解,遂寫成英國為何未醒一書,批評張伯倫對德認識的淺薄。   在一些歷史家的筆下,張伯倫首相被看成最典型的姑息主義者。   (王友仁)  引用:http://ap6.pccu.edu.tw/Encyclopedia/data.asp?id=9765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