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五術堪輿學苑】

 找回密碼
 【立即註冊】
查看: 1141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【隋唐名醫許胤宗】

[複製鏈接]
跳轉到指定樓層
作者
發表於 2012-6-6 08:33:18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
隋唐名醫許胤宗

 

【2003年05月10日】許胤宗是常州義興人。

 

約生於南朝梁大同二年(536),卒於唐武德九年(626),享年九十餘歲。曾事南朝陳,為新蔡王外兵參軍。

 

當時柳太后因病不能言語,看盡名醫,皆束手無策,脈益沉而噤。

 

胤宗看後說:「不可用口服藥,宜用湯氣來薰之。

 

從而令藥入腠理,即可有效。」

 

於是他用黃蓍防風湯數十斛,放置於床下,氣如煙霧,當夜柳太后就能說話了。

 

於是他被拜為義興太守。

 

陳亡後入仕隋,任尚藥奉御。

 

唐武德元年(618)授散騎侍郎。


當時關中多骨蒸病(肺結核),得者必死,並互相傳染,無醫能療此病。

 

而胤宗每次治療此病,沒有不痊癒的。

 

有人問他:「您的醫術若神,為何不著書以有益於後人?」

 

胤宗答道:「醫就是『意』呀,完全取決於人的思慮。

 

而脈候又是極奧妙的,很難識別,只能意會,不能言傳。

 

自古以來的名醫,之所以是名醫,就是因為他們擅長診脈。

 

看病時,要準確地號出脈象,才能明瞭病情,每一種疾病都有針對此病的藥物。

 

如果診斷準確,只需用一味藥,就能直攻病灶,所謂藥到病除。

 

如果不能準確地辨別脈象,就難以找到病因,只能憑自己主觀推斷來進行診斷,多用幾味藥。

 

這就好比打獵,不知兔子在哪裡,卻出動大批人馬,大範圍地進行包抄圍剿。

 

或者希望偶然能治好一人。

 

用這樣的方法治病,不是太粗疏了嗎?

 

脈象的深奧,用語言是無法表達的。

 

我思慮很久,決定不能著書立說。」


在這里許胤宗開當今熏蒸療法先河。

 

在現代,肺結核依然不是那麼容易治癒,而胤宗每次治療此病,沒有不痊癒的。

 

由此可見傳統中醫的神奇之處是西醫所望塵莫及的。


(資料來源:《舊唐書》)


 

評分

參與人數 1財富 +3000 銀幣 +1 收起 理由
武曲 很不錯文章。

查看全部評分

【自由發言誠可貴、言辭水準需更高、若有污衊髒言顯、術龍五術堪輿學苑、不歡迎的喲!】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QQ|【google翻譯】|【手機版】|【Archiver】|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 皖ICP備11003170號 )

GMT+8, 2025-5-9 13:03 , Processed in 0.265623 second(s), 19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