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裝訂】 Binding
【辭書名稱】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
圖書館將圖書或連續性出版品等紙本資料,予以修補或合訂,而以較堅硬的書皮包裝,以延長資料使用壽命及保存之作業,稱之為裝訂。
圖書館資料的裝訂業務,一般是由連續出版品部門負責,少數零星的裝訂業務,例如書籍的修補,則由個別部門自行處理。
某些大型的圖書館甚至擁有自己的裝訂工廠,而大多數的圖書館則是委託外界的裝訂工廠代為裝訂。
圖書館的裝訂業務主要可分成圖書裝訂及連續性出版品(特別是指期刊)裝訂兩大項。
圖書館在購書時,為使書籍能較經久耐用,往往購置精裝本圖書。
而必須裝訂的圖書,一般不外是使用頻繁的平裝書,及使用過度而致封面破損的精裝書。
前者的裝訂可交由裝訂工廠裝訂;
後者則依封面損毀的程度決定是否必須重新裝訂(Rebound)。
圖書裝訂作業乃以較低的費用,換取資料較長的保存性。
有些書商將書送往圖書館前,會自動將平裝書籍予以精裝,此種裝訂稱為預先裝訂(Prebound)。
圖書裝訂時,館員必須記錄以下幾項資料,以使裝訂商能準確依照圖書館的要求裝訂圖書。
(一)打印於書背的書名名稱。
(二)打印於書背上之作者姓式(特指英文書籍)。
(三)打印於書背上之索書號。
(四)裝訂後之封面顏色。
由於每次的裝訂作業,方式及需求均不同,負責監督作業的館員,必須熟悉館內以往的作業情況及裝訂規格,以保持裝訂圖書的品質。
連續性出版品(以期刊為主)的裝訂比圖書的裝訂作業較為複雜些,主要是連續性出版品的作業是經常性的業務。
一般圖書館每隔相當時日,就必須作業一次。
所以,連續性出版品的裝訂必須維持作業與裝訂規格的一致性。
連續性出版品裝訂時,也必須提供以下的裝訂資料給裝訂商,以便裝訂商能準確的作業。
(一)不同刊期的刊物,每冊的裝訂分數。
由於期刊可依刊期分成週刊、月刊、季刊及年刊。
加上每種刊物的出版頁數不同,因此多少期裝訂成一冊必須事前訂出標準,以防因裝訂過厚造成讀者使用不便,或過薄造成浪費。
(二)連續性出版品是否有年索引本,須分裝於各冊中。
某些期刊於年底會出版該年期刊的年索引本。
部分期刊會直接刊印於期刊內頁,某些期刊則單獨印行成小冊子。
前者直接裝訂即可,而後者則必須記錄於裝訂紀錄內,以提醒裝訂商將年索引本一同裝訂於內。
(三)打印於書背上的刊名、卷期及單位的名稱及格式。
(四)裝訂後之封面顏色。
由於連續出版品的裝訂具有延續性,因此同一種刊物的封面裝訂顏色最好保持一致,以便於辨識與管理。
連續性出版品經館員整理後,應按裝訂的期數分別綑紮並編列裝訂序號,打製裝訂清單後,送交裝訂廠裝訂。
裝訂商裝訂完後陸續送回圖書館,館員再依據裝訂清單逐一清點刊物。
若遇有裝訂不良或裝訂錯誤的情況,則必須再送回裝訂廠重裝。
轉自:http://edic.nict.gov.tw/cgi-bin/tudic/gsweb.cgi?o=ddictionary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