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福傳語言】 FormulaTranslator,簡稱FORTRAN
【辭書名稱】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
FORTRAN為FormulaTranslation之縮寫,稱為福傳語言或式譯語言,是國際商業電腦(IBM)公司於1954年所發布的編譯語言。
FORTRAN語言的主要功用在解決工程及科學上的問題,其程式結構類似英文和數學公式,一般人只要知道它的各種規則和敘述(Statement)的使用,就可以撰寫程式。
FORTRAN的提出,為計算機科學開創了一個新紀元。
寫程式不再只是一些專家的專利品,因此懂得利用計算機的人大量地增加了,也使計算機的發展一日千里。
雖然FORTRAN最初是由IBM所設計,而且目的不在於成為一通用語言,但到1960年代早期,幾乎所有的計算機製造商都答應或接受委託製作某些FORTRAN的版本。
1962年5月,一個委員會開始商討FORTRAN的標準,以找出所有使用FORTRAN的機器都應具備的特色,經過4年的努力,在1960年FORTRAN標準在美國國家標準協會(ANSI)的贊助下發布,致使FORTRAN成為第一個經標準化的程式語言。
FORTRAN的最大優點是藉著使用算術運算,極複雜的數學計算都能極輕易地表示出來;
此外,它是一種高階語言,故程式設計者可專心的解題,而不必像用組合語言(Assembly)設計程式時一樣,必須注意到許多計算機內部的特性。
而FORTRAN與其他許多高階語言的主要缺點是,它們都無法像組合語言在使用資料錄、個別文字,或位元組內位元的多變性或能力。
此外,若用於商業應用,FORTRAN也有幾個缺點:如檔案處理能力有限、定義與有效處理字母資料的能力也差、控制印製報表格式能力不足等。
基於以上這些理由,FORTRANN並不廣泛地使用在商用程式中。
不過,它卻極廣泛地在科學方面應用,就解決問題方面而言,它是一種效率極高的語言。
轉自:http://edic.nict.gov.tw/cgi-bin/tudic/gsweb.cgi?o=ddictionary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