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第五代電腦】 FifthGenerationComputer
【辭書名稱】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
日本在1981年提出一個發展智慧型電腦的計畫,期望在1990年代能製造出一種能夠學習、推理、了解語音與影像並以自然語言和人類交談的電腦。
日本人稱這類的電腦為第五代電腦。
第五代電腦結合了4種目前發展中的技術:(1)知識庫專家系統(KnowledgeBasedExpertSystem);
(2)超高階程式語言(VeryHighLevelProgrammingLanguage);
(3)分散式計算(DecentralizedComputing);
(4)超大型積體電路(VeryLargeScaleIntegration)技術。
知識庫專家系統組合了經過組織的知識,提供使用者簡捷有效率的推論和解答,並提出建議。
這個系統並以具親和力的方式與使用者溝通,包含影像及自然語言等溝通方式。
超高階程式語言允許程式設計師告訴電腦「我要執行的是什麼」而不是「我要如何去做」,大幅減輕程式設計師的負擔並縮短程式開發時程。
大量使用平行處理是第五代電腦的一大特徵,多處理器的構成方式包含利用分散各地的電腦藉由網路連接運作,或是同一電路板上由多個微處理器構成的系統。
超大型積體電路的技術提供了價格低而有效率的晶片,使得電腦運算速度與可靠性大幅提升,配合第五代電腦繁複計算的需要。
轉自:http://edic.nict.gov.tw/cgi-bin/tudic/gsweb.cgi?o=ddictionary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