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五術堪輿學苑】

 找回密碼
 【立即註冊】
查看: 344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【盛宣懷(1844-1916)】

[複製鏈接]
跳轉到指定樓層
作者
發表於 2012-11-27 03:46:45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
盛宣懷(1844-1916)

 

【辭書名稱】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

 

盛宣懷,清江蘇武進人。

 

字杏蓀,一字幼勛,號次沂。

 

又號補樓,別號愚齋。

 

晚年署名止叟。

 

生於道光24年(1844)。

 

同治5年(1866),補縣學生員,9年,入李鴻章幕,任內文案兼營務處會辦。

 

曾與英國交涉,收回上海至吳淞之鐵路,受到李鴻章賞識,命籌設招商局、電報局、鐵路總公司等,主持漢冶萍公司。

 

光緒5年(1879),署天津道,建電報學堂,培養人才。

 

10年,署天津海關道,12年,授山東萊青道,與法領事訂越南北圻線約。

 

18年,張之洞與王文韶交相舉薦,擢四品京堂,督辦鐵路總公司。

 

入觀,奏言築路與練兵理財育才互相為用,並請開銀行,設達成館。

 

稱旨,補太常寺少卿。

 

24年,詔建粵漢路,議改歸商辦。

 

26年,拳禍作,各國兵艦紛集江海各口,宣懷倡各省互保,獲各省疆吏同意,與各國領事訂定辦法九條,世稱東南保護約款。

 

亂平,加太子少保,除宗人府府丞。

 

27年,充辦理商稅事務大臣。

 

33年,拜郵傳部右侍郎,時爭路風潮漸起。

 

宣統2年(1910),兼紅十字會會長,晉郵傳部尚書。

 

奏言從前鐵路規畫未善,不分枝幹,民累益深,應請定幹路均歸國有,支路任民自為。

 

於是清廷下詔粵漢、川漢二路收歸國有,激起川、湘等省保路運動。

 

資政院奏宣懷侵權罔法,釀成禍亂,奉旨革職,永不敘用。

 

民國成立,曾出掌招商局與漢冶萍公司。

 

民國5年(1916),卒於上海,享年73歲。

 

盛氏於治事餘暇,頗寄情於圖書金石字畫。

 

其藏書室名曰為愚齋,門下有王存善、陶湘、宗舜年等學者,助其蒐購。

 

光緒34年,盛氏赴日就醫,購書達1,500部以上。

 

歸國後,於上海寓所旁,建構愚齋圖書館,宣統2年9月落成,清廷頒「惠周多士」匾額,又延請繆荃孫主持編纂藏書目錄,凡18卷,民國21年完成印行。

 

其著作有〔盛尚書愚齋存稿初刊〕100卷。

 

盛氏又喜刻書,以鄉賢遺著及醫學衛生為主。

 

光緒20年,延繆荃孫主持刊印〔常州先哲遺書〕,23年,完成初集,共40種、64冊。

 

民國元年,完成續集,得30種、40冊。

 

葉德輝稱其「抉擇嚴謹,刻工精良,足為以後刻書者師法」。

 

民國23年,盛氏家屬將愚齋普通本藏書分贈聖約翰大學、山西銘賢學校及交通大學。

 

抗戰中,愚齋藏書中之精善本流出,散落民間,至有流落東瀛者。

 

 

轉自:http://edic.nict.gov.tw/cgi-bin/tudic/gsweb.cgi?o=ddictionary

評分

參與人數 1金幣 +500 收起 理由
天梁 值得鼓勵。

查看全部評分

【自由發言誠可貴、言辭水準需更高、若有污衊髒言顯、術龍五術堪輿學苑、不歡迎的喲!】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QQ|【google翻譯】|【手機版】|【Archiver】|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 皖ICP備11003170號 )

GMT+8, 2025-7-25 11:42 , Processed in 0.131827 second(s), 16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