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五術堪輿學苑】

 找回密碼
 【立即註冊】
查看: 902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【書目資料庫】

[複製鏈接]
跳轉到指定樓層
作者
發表於 2012-11-27 02:42:16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
書目資料庫

 

BibliographicDatabase

 

【辭書名稱】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

 

資料庫中的資料是用來表述圖書或論文之書目紀錄屬性,一般而言,它包括記述編目、主題編目、索引、權威(Authority)及摘要等項目。

 

而書目資料則可區分為參考服務與技術服務2種類型的資料庫。

 

書目資料庫是指有組織的收錄含有書目和文獻之機讀式紀錄資料,主要是指目錄、索引與摘要的格式,如[PsychologicalAbstract],[IndexMedicus]。

 

書目資料庫有下列2項特性:(1)任何書目資料庫儲存在不同媒體上,其內容不變,唯須利用電腦設備及相關軟體,才能查詢線上書目資料庫;

 

(2)書目資料庫可排印成書本式的目錄、索引、摘要。

 

1940年代開始有資料庫建立及資訊檢索的觀念;

 

1950年代積極研究資訊系統建立工作,尤其對圖書館資料處理電腦化成為熱門的研究課題。

 

1960年代,專家從事研究圖書館自動化的可行性,並於1965年第一次提出標準的機讀式目錄格式(即LCMARCI)計畫報告,同年又重新設計新紀錄格式(即LCMARCII),以作為磁帶書目紀錄格式。

 

1970年代,美國開始以電腦將回溯性圖書進行轉檔工作,其MARC磁帶中包含了圖書、期刊、電影片、手稿、錄音帶及樂譜等形式的資料。

 

本時代中OCLC網路資料庫誕生,而1975年則為資料庫發展的關鍵年,自此書目資料庫這個行業全面蓬勃發展,書目資料庫可提供線上檢索服務,再加上通信技術的精進,促使資料庫向分享式資料網的資訊服務發展。

 

1980年代則著重於書目資料庫的內容與品質控制,並積極發展權威控制(AuthorityControl)系統,同時配合〔英美編目規則〕第2版(AALCR2)之使用進行書目資料庫之全面更新工作。

 

在臺灣地區也自1980年起成立圖書館自動化規畫委員會,並設置各種工作小組,積極展開書目資料著錄標準規範的研訂與建檔工作。

 

1990年代,全球資訊網路已呈現空前發展狀態,促使各國書目資訊網路之間已無國界,每一個網際網路(Internet)的用戶均可無遠弗屆的使用書目資訊網路的各項資訊資源。

 

書目資料庫可依資料形式、經營方式及學科內容區分成不同的類型:依資料形式可分為目錄性資料庫、摘要索引資料庫及全文資料庫;

 

依經營方式可分為營利性資料庫與非營利性資料庫;

 

依學科內容則分為一般性資料庫與專門性資料庫。

 

在評鑑資料庫方面,應考慮的因素包括收錄範圍、新穎性、格式、更新頻率、索引方法、系統品質、磁帶特性、資料庫成長率、檢索方法、檢索項、著錄資料項目、資料庫之錯誤率、價格及組合查詢條件等等。

 

在網路全面發展的社會中,每一用戶皆可成為書目資料庫的受惠者。

 

 

轉自:http://edic.nict.gov.tw/cgi-bin/tudic/gsweb.cgi?o=ddictionary

評分

參與人數 1金幣 +500 收起 理由
天梁 值得鼓勵。

查看全部評分

【自由發言誠可貴、言辭水準需更高、若有污衊髒言顯、術龍五術堪輿學苑、不歡迎的喲!】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QQ|【google翻譯】|【手機版】|【Archiver】|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 皖ICP備11003170號 )

GMT+8, 2025-7-16 07:18 , Processed in 0.062501 second(s), 19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