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五術堪輿學苑】

 找回密碼
 【立即註冊】
查看: 356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【晉人寫本〔三國志〕殘卷】

[複製鏈接]
跳轉到指定樓層
作者
發表於 2012-11-27 02:37:57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
晉人寫本〔三國志〕殘卷

 

【辭書名稱】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

 

晉人寫本〔三國志〕殘卷是我國現存早期紙寫本實物。

 

前後共發現3卷。

 

甲本卷是於1924年在新疆部善出土,〔三國志.吳書〕殘卷起自〔吳書.虞翻傳〕「權于是人怒」句「怒」字。

 

終於〔張溫傳〕「臣自(入)遠境」句「境」字。

 

中有殘缺,共80行,存有1,090餘字。

 

乙本兩個殘卷,是於1965年1月10日在新疆吐魯番芙沙古城附近的一座出佛塔遺址中出土。

 

一卷為〔吳書.孫權傳〕殘卷,存40行,共570餘字,中有殘缺,存建安25年的後半和黃武元年前2/3左右的內容。

 

另一卷為〔魏書.臧洪傳〕殘卷,存21行,存字近600。

 

起自「不蒙觀過之貸」句「貸」字,終於「感婚姻」3字。

 

後兩卷現藏新疆博物館,此3卷分別為3位書手所書,均為隸書體,行款恭正。

 

據判定,就字跡看來,乙寫本當比甲寫本較早,乙種本可能是西晉抄本,甲種本是東晉抄本。

 

由於西晉、東晉兩代只有150年歷史,因而兩種抄本時間不曾相距太長。

 

我國在西元前2世紀的西漢時代發明了紙,但早期西漢古紙質地粗劣,不便於書寫文字。

 

東漢後,造紙技術經蔡倫等改進,人們才開始用紙來書寫文字,東漢至西晉是紙、竹、帛同時書寫材料時期,東晉後紙取代竹、帛成為主要書寫載體。

 

由於年代久遠,晉以前的手抄紙書至今未見到,晉代的紙書本除有零星佛經殘頁或手寫公文外,晉抄〔三國志〕為目前所見最早的紙寫書籍,對研究書籍發展史、造紙史以及校勘〔三國志〕等,均有特殊的地位,被視為罕見的珍貴文物。

 

 

轉自:http://edic.nict.gov.tw/cgi-bin/tudic/gsweb.cgi?o=ddictionary

評分

參與人數 1金幣 +500 收起 理由
天梁 值得鼓勵。

查看全部評分

【自由發言誠可貴、言辭水準需更高、若有污衊髒言顯、術龍五術堪輿學苑、不歡迎的喲!】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QQ|【google翻譯】|【手機版】|【Archiver】|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 皖ICP備11003170號 )

GMT+8, 2025-7-16 07:15 , Processed in 0.125001 second(s), 19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