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五術堪輿學苑】

標題: 【中華百科全書●工學●生化需氧量】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楊籍富    時間: 2012-12-27 09:41
標題: 【中華百科全書●工學●生化需氧量】

中華百科全書●工學●生化需氧量

 

生化需氧量(BiochemicalOxygenDemand)為表示廢水中之有機物濃度最重要而最簡單的標準。

 

為水中之有機物藉好氧菌(AerobicBacteria)之作用,在某一定時間、溫度下,進行氧化分解作用(必須供給充分氧氣),使有機物成為安定化時,所消耗的氧量(其單位以毫克∕公升表之),藉以推測該廢水中可氧化分解物質的多少。

 

好氧菌氧化分解有機物的過程分兩階段進行,第一階段為碳化合物氧化,第二階段為氮化合物氧化(硝化)。

 

前者約持續進行十日,後者發生於十日之後,進行速度較前者為緩和。

 

由於有機物質的氧化,使水中的溶氧量被消耗,這一現象稱為脫氧作用。

 

脫氧作用的完成約需七十日以上。

 

生化需氧量之檢驗有如下之意義,包括測定廢水中可氧化分解物質的濃度、判定污水處理廠之處理效果、提供處理廠設計之依據、量測放流水承受水體之污染量、做為水體及放流水之水質指標等。

 

生化需氧量依時間而增大,溫度愈高也愈大,通常以攝氏二十度五日間之生化需氧量(BOD5,20℃)表之。

 

其檢驗需要以特製的培養瓶(250~300ml)及20±l℃培養箱。

 

主要以施測溶氧為基礎,水樣BOD5’20℃不超過7mg∕l時可直接施測,但一般都要加以稀釋。

 

其計算式為:BOD(mg∕l)=〔(空白瓶之溶氧濃度-水樣稀釋瓶之溶氧濃度×水樣瓶容量∕水樣量)〕-(空白瓶之溶氧濃度-未稀釋水之溶氧濃度)。

 

一般水肥之BOD520℃約10,000mg∕l,家庭污水約150~200mg∕l,受污染河水約10mg∕l,清淨河水約1mg∕l左右。

 

(歐陽嶠暉)

 

引用:http://ap6.pccu.edu.tw/Encyclopedia/data.asp?id=9784



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gw.wsky.ink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