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五術堪輿學苑】

標題: 【中華百科全書●中外地志●長春】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楊籍富    時間: 2012-12-6 09:13
標題: 【中華百科全書●中外地志●長春】

中華百科全書●中外地志●長春

 

長春,自古為肅慎之墟。

 

漢代屬玄菟郡,北魏時高句麗興起,玄菟郡亦為其所有。

 

唐代屬渤海國,宋為契丹、女真地,元為開元路北境,明為三萬衛地,清初稱寬城子,置將軍都統駐防於此。

 

嘉慶五年(西元一八○○),設長春堡理事通判,至此始有長春之名。

 

道光六年(一八二六),升格為長春廳。

 

光緒十五年(一八八九),改隸吉林省,建長春縣。

 

民國肇造,始稱長春市。

 

偽滿時期,曾建偽都於此。

 

現為古林省第一大都市,工商發達,文教興盛,是中東鐵路(抗戰勝利後改稱中國長春鐵路)、吉長鐵路、洮長鐵路之交點,伊通河流經其東北,水陸交通便利,其在東北之地位,一如武漢三鎮之於全中國,地理位置優越,被譽為東北之心臟。

 

長春因緯度較高,冬季長而寒冷,夏季短而溫暖,春秋二季亦甚短暫。

 

秋冬二季,常有寒潮入侵,天氣多變。

 

冬季一月之平均溫度為攝氏零下十五度,河川結冰期長達五個月。

 

夏季七月之平均溫度為攝氏二十三度,惟自八月中旬以後即逐漸暑退秋涼,為典型之北地風光。

 

長春市區原有新舊之分,舊市區為長春城所在地,城門有七,訂為東門、北門、板橋門、南門、小南門、永南門等,城牆周圍長二十五華里。

 

民國二十年九一八事變後,日人拆除城牆,將新舊市區聯成一體。

 

舊市區以貫通南北門之大街最為繁華,另有四條東西橫貫與南北縱貫之大街為輔。

 

新市區係由舊南滿鐵路車站向南郊擴展而成。

 

市內多廣場,主要街道多以廣場為中心,向四周作輻射狀擴散,其中以中山廣場最負盛名,該地共有八條寬闊之大道作雙十字重疊交叉,氣派非凡。

 

(劉承洲)

 

引用:http://ap6.pccu.edu.tw/Encyclopedia/data.asp?id=2420



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gw.wsky.ink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