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氾濫平原】
Flood-Plain
【辭書名稱】環境科學大辭典
指河川兩側的低地當洪水發生時,常被淹沒的地帶。
氾濫平原常由厚層沖積層組成,主要發生於河川兩側低地常由於河川水位高漲,越過河床兩側天然堤而形成。
通常氾濫平原位居河川的下游地帶。
例如泥羅河下游(即埃及境內)沿河寬約二十公里的地帶,年年遭受定期氾濫,所以也就尼羅河下游的氾濫平原。
年年洪水帶來極肥沃的土壤,在此地沖積,所以成為埃及的精華地區。
中國的黃淮平原,原是昔日黃、淮兩河及其眾多支的氾濫平原。
氾濫平原也常成為古文明的發源地。
河流兩岸在洪氾期間常有氾濫,河水越過平常的河道,向兩岸低窪地溢流,洪水所狹帶泥沙每隨洪水沉積於河岸兩側廣大平原之上。
凡被河水氾濫所及地區,稱為氾濫平原。
氾濫平原在淡水河及高屏溪下游都可見到典型的範例。
轉自:http://edic.nict.gov.tw/cgi-bin/tudic/gsweb.cgi?o=ddictionary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gw.wsky.ink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