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五術堪輿學苑】

標題: 【〔廣韻〕】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豐碩    時間: 2012-11-29 01:02
標題: 【〔廣韻〕】

〔廣韻〕

 

【辭書名稱】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

 

〔廣韻〕,凡5卷,宋陳彭年、邱雍等編,全名〔大宋重修廣韻〕。

 

該書編纂於宋真宗景德4年(1007)至宋大中祥符元年(1008)。

 

是根據前代的各種韻書,如隋陸法言〔切韻〕、唐孫緬〔唐韻〕,以及當時流行的各種字書、類書、姓氏書等材料綜合編製而成的。

 

全書收字凡26,194個,注文都191,692字,引用的文獻共計277種。

 

其中有些引用書是〔隋書.經籍志〕、〔唐書.經籍志〕、〔新唐書.藝文志〕等目錄書所失載的。

 

此書體例是以四聲為綱,以韻目為經。

 

具體的作法是,首先按聲調分為5卷,卷1上平聲、卷2下平聲、卷3上聲、卷4去聲、卷5入聲;

 

其中平聲又因字多的關係,分為上下兩卷。

 

其次以韻部分為206部,卷1載「東冬鍾江」等28個平聲韻部,卷2載「先仙蕭宵」等29個平聲韻部,合計平聲韻凡57部,卷3載「董腫講紙」等55個上聲韻部,卷4載「送宋用絳」等60個去聲韻部,卷5載「屋沃燭覺」等34個入聲韻部。

 

最後在各個韻之內,又以同音字區分為一個個小韻,每個小韻以「○」為區別標誌,各小韻的首字標注反切讀音,並注明本小韻所收錄的同音字數;

 

小韻內其餘單字的字音,都與首字完全相同。

 

所收各字不論首字或其餘單字,大都附有

 

釋義:;

 

如有異讀,也以「又」或「又音」隨文注出。

 

由前述可知,〔廣韻〕實際上是一種按韻部編排的同音字典。

 

當時編纂目的之一,是作為士子應試作詩時押韻之參考工具;

 

另一編纂目的是審辨音韻。

 

該書版本頗多,目前現存的即有張士俊澤存堂本、〔古逸叢書〕覆宋本、涵芬樓覆宋巾箱本、曹刻棟亭5種本、覆元泰定本、明內府本6種之多。

 

其中前4種是詳註本,後兩種是簡註本,從學術價值看,詳註本比簡註本為善,而詳註本中又以澤存堂本最優,即今坊間影印所依據之版本。

 

該書在臺北有多種影印本,錄列如下:(1)收入〔中國學術名著.樸學叢書〕第2集第3冊。

 

(2)收入〔四部備要〕第39冊。

 

(3)於書眉處增補周祖謨〔廣韻校勘記〕,並補足反切不全的韻字,書末附筆畫索引。

 

(4)林尹校訂,校正澤存堂本疏誤,書後附切韻系韻書反切異文表及依部首排列的檢字索引。

 

(5)校訂者另有〔廣韻校勘記〕一書。

 

今人沈兼士因〔廣韻〕查閱不便,曾將該書收錄的所有韻字,依照諧聲關係重新加以編排,書末並附部首筆畫索引,題為〔廣韻聲系〕。

 

〔廣韻〕一書固然是依韻部居,但對現代人頗感不便,於是有編纂索引之舉。

 

所編索引,除了上述附書索引之外,另有白滌洲〔廣韻通檢〕單行本一種,係專為檢閱〔廣韻〕而編纂。

 

該書係按部首順序,將〔廣韻〕所收字重新加以編排,各字並依原來反切加註

 

注音:、附記韻紐。

 

該書目前有民國64(1975)年臺北天一出版社本。

 

 

轉自:http://edic.nict.gov.tw/cgi-bin/tudic/gsweb.cgi?o=ddictionary



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gw.wsky.ink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