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馮氏錦囊秘錄雜症大小合參卷十傷寒辨陽狂陰躁】
傷寒辨陽狂陰躁
凡治狂症,須分陽狂陰躁,方用藥無瘥。
如初起頭疼發熱,惡寒方已,復登高而歌,棄衣而走,逾牆上屋,罵詈叫喊,大渴欲死,脈來有力者,此邪熱傳裡,陽盛發狂,當用寒藥下之,是為陽狂。
如見舌卷囊縮者,不治。
若病起無頭疼,身微熱,面赤煩躁,脈來沉微無力,乃寒極而發躁,指甲面顏青黑,冷汗不止,心腹硬結如石,躁渴欲死,是乃陰證似陽,當用熱藥溫之,此為陰躁。
凡見厥冷下利,譫語遺尿,直視躁不得臥,其脈無力欲絕者,不治。
故曰:臟受寒邪不溫則死。
天氣為陽,氣虛則寒,故溫亦是補,又名救裡者,以陽虛大危,亟當救援也。
若自病起而無熱,但狂言煩躁不安,精采不與人相當者,此為如狂,乃熱結膀胱,太陽經之裡症也,宜利之。
若下之則死。
凡先煩後躁,可治。
先躁後煩,死。
獨躁不煩者,死。
蓋躁無暫安,為臟厥耳。
更有臥寐不寧者,乃胃中津液干枯,不能內營其魂魄也。
惟為生津俾胃和,而臥自安也。
引用http://jicheng.sabi.tw/jcw/book/%E9%A6%AE%E6%B0%8F%E9%8C%A6%E5%9B%8A%E7%A7%98%E9%8C%84/18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gw.wsky.ink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