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五術堪輿學苑】

標題: 【傷寒明理論 諸藥方論 建中湯方70】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我本善良    時間: 2012-8-12 18:11
標題: 【傷寒明理論 諸藥方論 建中湯方70】

傷寒明理論 諸藥方論 建中湯方70

 

 

內經曰:肝生於左,肺藏於右,心位在上,腎處在下,左右上下,四臟居焉,脾者土也。

 

應中央,處四臟之中,為中州,治中焦,生育榮衛,通行津液,一有不調,則榮衛失所育,津液失所行,必以此湯溫建中臟。

 

是以建中名焉,膠飴味甘溫,甘草味甘平,脾欲緩,急食甘以緩之,建脾者,必以甘為主,故以膠飴為君,甘草為臣,桂辛熱,辛、散也,潤也。

 

榮衛不足,潤而散之,芍藥味酸微寒,酸、收也,泄也。

 

津液不逮,收而行之。

 

是以桂芍藥為佐,生薑味辛溫,大棗味甘溫,胃者衛之源,脾者榮之本,黃帝針經曰:榮出中焦,衛出上焦是矣。

 

衛為陽,不足者益之必以辛,榮為陰,不足者補之必以甘,辛甘相合,脾胃健而榮衛通。

 

是以薑棗為使,或謂桂枝湯解表,而芍藥數少,建中湯溫裡,而芍藥數多,殊不知二者遠近之製,皮膚之邪為近,則製小其服也。

 

桂枝湯芍藥佐桂枝同用散,非與建中同體爾,心腹之邪為遠,則製大其服也。

 

建中湯芍藥佐膠飴以建脾,非與桂枝同用爾。

 

內經曰:近而奇偶,製小其服,遠而奇偶,製大其服,此之謂也。

 

膠飴(君一升) 甘草(臣一兩炙) 桂枝(佐三兩去皮) 芍藥(佐六兩) 大棗(使十二枚擘) 生薑(使三兩切)

 

上六味,以水七升,煮取三升,去渣,內膠飴,更上微火消解,溫服一升,日三服,嘔家不用建中湯,以甜故也。



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gw.wsky.ink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