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n2818 發表於 2012-8-12 14:05:53

【青花的消失與重生】

<P align=center><STRONG><FONT size=5>【<FONT color=red>青花的消失與重生</FONT>】</FONT></STRONG></P>
<P>&nbsp;</P>
<P><STRONG><SPAN><FONT face=細明體>更新日期:</FONT><Q><FONT size=2><SPAN class=t_tag href="tag.php?name=2011">2011</SPAN>/09/04 05:30</FONT></Q></SPAN> <FONT face=細明體>楊舒媚/調查採訪</FONT>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中國時報【楊舒媚/調查採訪】</STRONG></P>
<P><BR><STRONG>「天青色等煙雨,而我在等妳;月色被打撈起,暈開了結局;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,妳眼帶笑意。」方文山作詞、周杰倫主唱的《青花瓷》紅遍兩岸,因為這首歌,不少民眾前往鶯歌陶瓷博物館詢問「青花瓷是什麼?」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青花在台灣,除了由名「瓷」變成名「詞」,更已發展出自有風格的「台灣青花瓷」,其中轉化,有一段曲折。</STRONG></P>
<P><BR><STRONG>楊莉莉在鶯歌小鎮工作室裡畫青花,同一時間,她的青花蝴蝶正透過銀行廣告在台北市大馬路飛舞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除了銀行,大型化妝品牌、航空公司、國宴也用她的青花,連青花發源地中國大陸的電視台,都以「台灣青花」「青花皇后」之名,邀她談青花,鶯歌陶瓷博物館也說,「楊莉莉已是台灣青花代表。」</STRONG></P>
<P><BR><STRONG>台灣青花走出自己的燦然,其實,因時代周折、政權轉移,它差點被抹去身影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鶯歌陶瓷博物館助理研究員蘇世德說,清康熙至嘉慶年間,大陸東南沿海移民入台灣,此時青花被當成家當,大量走水路入台,「但一八九五年後,日本治台,來自大陸的青花就少了。」該館典藏展示組組長莊秀玲表示,「這個時候,日本引進日製青花,不過量不多。」</STRONG></P>
<P><BR><STRONG>因統治者轉移 曾一度斷絕</STRONG></P>
<P><BR><STRONG>統治者改變讓台灣青花注入了東洋技術,一九四五年日本因二戰敗戰退出台灣,蘇世德指出,接管的國民政府開始禁日本瓷,「一九四六年的進口數字是『○』」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連日本青花也沒了,青花遂在台灣斷絕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直到一九四七年,才慢慢恢復從大陸進口青花,但蘇世德說,「沒多久,一九四九年大陸就淪陷,兩岸對峙後,青花又斷了」。</STRONG></P>
<P><BR><STRONG>當時,青花用在鍋碗瓢盆上,是生活必需品,蘇世德表示,「鶯歌本來只有廿座窯,一夕間又多了廿座,因為斷絕外源後,台灣人自己燒起青花。」</STRONG></P>
<P><BR><STRONG>這期間台灣技術不斷改良進化,莊秀玲指,期間一群因大陸淪陷來台的藝術家,為青花注入中國畫法;到了一九六五年,故宮開放參觀,世人見識珍寶後,動了收藏之念;而後一九六七年,政治上推動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」,「前因後果交乘影響,鶯歌成了世界仿古瓷的出產地,七○、八○年代,鶯歌是全台灣擁有賓士車最密集的地方。」</STRONG></P>
<P><BR><STRONG>然而,中國成為「世界工廠」後,鶯歌榮景不再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直到二○○三年,拍賣網站ebay「唐先生打破蟠龍花瓶」廣告讓鶯歌仿古瓷又紅一次,不過並未持久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台灣青花那時奄奄一息,為了生存,大部分陶瓷業者,「蟠龍花瓶」紅就做蟠龍花瓶,市場要牡丹就繪牡丹,此時,楊莉莉卻走著另一條路。</STRONG></P>
<P><BR><STRONG>絕境中放手搏 做出代表作</STRONG></P>
<P><BR><STRONG>十九歲喪父後,台灣仿瓷鼎盛時,楊莉莉在以仿瓷出名的中華陶瓷廠做女工,每天畫幾十個杯罐瓷盤,讓她累積了掌握瓷器與畫工的底子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因不想一輩子當女工,她辭職去拜師學畫,不料,突遭離婚衝擊。</STRONG></P>
<P><BR><STRONG>楊莉莉不諱言,她的「台灣青花」,是在「人陷於絕境時,因什麼都沒了,就不在乎市場了」的狀況下創造出來的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那時她只畫自己想畫的東西,以自己的胖兒子為雛型,設計出代表作胖娃娃;人家畫牡丹,她勾勒玫瑰;別人為「唐先生」風潮做蟠龍花瓶,對廟會著迷的她,已著墨現今流行的三太子,「沒想到市場卻接受了。」</STRONG></P>
<P><BR><STRONG>別於仿古瓷的清麗、秀逸、盛大、威儀,楊莉莉的青花,融合傳統、本土與現代,圖案圓滿、線條豐潤、色澤沉靜,莊秀玲說,「一看就知道那是她的作品。」</STRONG></P>
<P><BR><STRONG>莊秀玲分析,楊莉莉的青花之所以重要,還在於她曾研發出一種獨特的青花釉料。楊莉莉則表示,她試出的這種藍,是「接近明朝永樂年青花」的靛藍,能讓當時只做得出「還原燒」的台灣青花,燒出顏色更多變的「氧化燒」,使產品有突破性變化。</STRONG></P>
<P><BR><STRONG>研發獨特釉料 開創新江山</STRONG></P>
<P><BR><STRONG>大陸劇「青花」裡,趙雅芝和斯琴高娃為「青花日月樽」的秘笈鬥得家破人亡,但研發出祕料的楊莉莉創出其品牌,卻是因為意外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她把「秘方」交給大廠用時,因當時該顏色不是主流,「人家不敢用,怕上錯釉料,在盒子上註明『楊莉莉青花」』。」之後「楊莉莉青花」紅了,那靛藍才紅了起來。</STRONG></P>
<P>&nbsp;</P>
<P><STRONG>她笑,「哪裡知道,我的品牌其實是人家誤打誤撞幫我取的。」</STRONG></P>
<P><BR><STRONG>在鶯歌走出另一段生命,也因為跟著鶯歌陶瓷翻騰起落,楊莉莉漸次摸索出自己認知的一套生存法則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她鼓勵當地人學青花,因「學一門功夫可以當副業,我也可以幫自己培養接訂單的班底。」她找既有成品,在上面畫上她的青花,就搖身變成「楊莉莉青花」。</STRONG></P>
<P><BR><STRONG>她說,「鶯歌現成品到處都是,這些工廠都快活不下去了,要讓留在本土的陶瓷廠有生意賺。」此外,楊莉莉也不光讓自己是「藝術家」。她把作品分兩種,一是親自畫的,高單價、量少、質精;另一種是轉印畫,量多、授權、便宜,以此讓「台灣青花」保留質感又創造市場。</STRONG></P>
<P><BR><STRONG>青花從古代傳世至今,由一地走向世界,靠的是承續歷史、融合多元,進而誘發新文明的特性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楊莉莉以三十年時間專注於青花,並和台灣其他如方文山在內的創作者,以生命力和創意,說出青花的另一篇章──台灣青花。</STRONG></P>
<P>&nbsp;</P>
<P>引用:<A href="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10904/4/2y3kv.html"><FONT color=#0000ff><SPAN class=t_tag href="tag.php?name=http">http</SPAN>://tw.news.yahoo.com/<SPAN class=t_tag href="tag.php?name=article">article</SPAN>/url/d/a/1<SPAN class=t_tag href="tag.php?name=109">109</SPAN>04/4/2y3kv.html</FONT></A></P>
頁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【青花的消失與重生】